原標題:中國企業 瞄準“高大上” 加速“走出去”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雨 實習記者 韓旭):2014年,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勢頭不減,對外投資金額不斷攀升。與以往相比,今年企業“走出去”不再只專註資源領域,而是逐漸轉向品牌、技術甚至戰略新興產業等高端領域,進入了走向海外的新階段,“中方不僅願意和哈方採取這樣的模式,也願意在上合組織內和其他國家採取類似的雙邊乃至多邊合作。這既有利於各方和雙方應對下行壓力,促進產業的升級。對中國來說,也有利於提升富餘產能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這將有利於泰國基礎設施建設向東北和南方延伸,有利於整個地區的互聯互通。它的建設會帶動中國裝備的出口……是中泰雙贏的好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年內的外交收官之旅橫跨亞歐。其間,一個個大單和中泰鐵路合作文件的簽署引起廣泛關註。5次出訪、1400億美元大單,回顧李克強總理全年出訪成果不難看出這位“超級推銷員”的行銷能力。精湛的外交“營銷術”,既擴大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增進了彼此友誼,也為消化中國業已形成的巨大產能找到了一條互利共贏的新路。繼中國產品遠銷海外之後,中國裝備和製造業產能正在成為新一輪走出去的生力軍。
  2014年11月,中國鐵建中非建設有限公司與尼日利亞交通部在尼首都阿布賈正式簽署尼日利亞沿海鐵路項目商務合同,該合同總金額119.7億美元,創中國對外工程承包歷史上單體合同金額最大項目。據悉,這條鐵路全線採用中國鐵路技術標準,將帶動施工機械、機車車輛、鋼材、機電產品等價值接近40億美元的中國裝備出口。中國鐵建中非建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曹保剛說:“標準走出來,相對來講是比較高層次的、高檔次地走出來,同時最核心的,是標準出來之後,同時帶動中國的整個機電設備、裝備,包括我們技術的出口。這是最有實質性的意義的。”
  在受到發展中國家歡迎的同時,中國軌道裝備還進入了發達國家市場。北車集團的地鐵列車2014就首次進入美國市場,併到當地投資設廠。此外,在海外市場,移動通訊、房地產、科技、農業等領域也不乏中國企業的身影。
  在赴海外設廠、承包工程增加的同時,入股法國空客大本營圖盧茲機場、中資收購華爾道夫飯店等等廣受關註的大動作不斷彰顯中國企業加快了海外併購速度。
  中國商務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海外企業大概有2.5萬家,境外資產約有3萬億美元,約有100萬員工在海外工作。商務部研究院研究院金松柏認為,從商品貿易為主,進入資本、技術帶動的全方位國際合作時代,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開始青睞“高大上”的領域,“我們對外投資發展的方向主要有這麼幾個:一個是官方帶有政策傾斜性質的像基礎設施建設的對外投資,包括電力、高鐵、能源、通信,這些有‘高大上’,有一般的,也有戰略新興產業的。還有純商業的,戰略性的是能源、資源,最近的我們可能剛剛發現,我們自己的戰略新興產業也有一定發展,根據國外的需要,我們就可以投進去。”
  數據顯示,中國海外投資累計超過8000億美元。外界甚至還預測,中國有望在2014年成為凈對外資本輸出國。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說:“我們分析,全年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應處於比較接近的水平,不排除對外投資總量超過利用外資的可能性。”
  專家認為,像萬達地產、阿裡巴巴等中國企業紛紛赴海外上市也能定義為“走出去”,未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程度將不斷增強。不過,專家也指出,中國企業走出去也並非一帆風順。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認為,企業仍需提高警惕,防控風險,“中國企業應該真正懂國際的情況,熟悉國際規則。這個規則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律方面的規則都有待提高。中國企業瞭解國外的規則比較弱一點,所以這方面還是有待提高。”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2014年10月,新修訂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中國對外投資開始實行“備案為主、核准為輔”的管理模式,99%的境外投資項目取消核准,改為備案。外界普遍認為,中國海外投資政策“瓶頸”已被打通,將利好中國企業進一步“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geuw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